在現代教育環境中,老師的角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專業職責。特別是在國際學校,老師的責任涵蓋了教學、學生發展、文化交流等多個方面。本文將深入探討國際學校老師的角色,並結合香港威雅學校的實踐,解構這些教育工作者如何履行其多元化的職責。
國際學校老師的職責
國際學校老師肩負著傳道授業和激發學生潛能的雙重使命,並有著主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核心職責:
1. 課程設計
國際學校老師需根據如IB、IGCSE等的國際課程標準設計課程和準備教材,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國際學生的需求。在現今網絡科技發達的時代,老師也需要靈活運用到平板電腦、影片等的多媒體資源去提升教學成效,並鼓勵學生參與自主學習1。
2. 學生全人發展
學生的學術表現不再是唯一老師需要關注的地方,國際學校老師的其他職責還延伸到需要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批判性思維及全球視野。他們需要成為學生的導師和支持者,協助解決心理問題及社交挑戰,幫助學生達成真正的全人發展1。
3. 文化橋樑
國際學校中有著眾多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學生,而國際學校老師就需要成為同學之間文化交流的推動者,促進多元文化理解,幫助學生適應全球化環境2。
4. 家校合作
國際學校老師需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的進步情況,並與家長合作制定最佳的教育策略,確保學生不單只在學校能得到適當的教導和支援,在家中也能得到家長的支持。
國際學校老師角色的多樣性
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演變,國際學校老師的角色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自主學習的引導者」,他們需要同時兼任以下幾個角色:
1. 學習促進者
國際學校的老師十分注重啟發和引導學生去思考,而非單方面填鴨式灌輸知識。他們會更鼓勵學生自行探索問題、再自己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老師的角色則會在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援。
2. 全人教育推動者
國際學校強調全人教育,因此老師需關注學生在「德」、「智」、「體」、「群」、「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他們還需設計各種如領導營、音樂比賽、藝術展等的課外活動以豐富學生的成長經歷並真正達到五育的全人教育3。
3. 全球視野培養者
通過跨文化交流和多語言教學,國際學校老師還能幫助學生建立全球化的思維,培養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包容和理解。
香港威雅學校老師的實踐案例
香港威雅學校作為一所頂尖國際學校,校內的老師都致力履行上面提到的職責:包括以創新教學法,如運用現代科技(如電子白板、線上資源)進行互動式教學,提升學生參與度。並通過舉辦藝術展覽、體育競賽及社區服務活動,幫助學生發展多方面才能,實踐全人教育理念。最後,威雅學校也積極支援老師參加國內外的教育會議,與同行建立聯繫,參加研討會,並發現該領域的最新創新,為你的孩子提供最先進、最優質的國際學校學習體驗。
如果家長對香港威雅學校的課程及教學環境有興趣,可預約以團體參觀或私人參觀的形式到訪校園。如果希望報讀香港威雅學校,可以填寫申請表。
資料來源:
- 天下雜誌,《21世紀老師的13個角色》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54105 - 灼見名家,《更多自主權,換來更大責任──記國際學校營運點滴》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rticle/14928 - 教師雜誌第十期,《教師職責的反思》
https://www.dsedj.gov.mo/cre/tmag/10/3-4.htm